管起来 亮出来 扶起来 天津食品“三小”监管一线见闻 |
时间:2017-01-05 来源:管理员 |
食品“三小”(小餐饮、小摊贩、小作坊)十分普遍,不仅方便了百姓生活,许多人也赖此谋生,但其小而散、不规范等特点也着实令监管部门头疼。近来,天津等地都出台了整治“三小”的举措,究竟如何实施?记者日前来到天津创建餐饮食品安全示范镇的北辰区双街镇调研,了解到整治“三小”不仅要有文件规范,更要有思维创新,攻坚克难。
接地气 把不好管的管起来 煎饼果子、老豆腐、锅巴菜……在天津,这些味美价廉的小吃是早餐的主力,可摊点经营人员来自四面八方难弄清,一桶油半袋面难查,点多面广难管。 “小摊点没人管不安全,全清理了群众又会不方便。治理食品‘三小’要将食品监管与群众需要、人员就业、社会稳定综合考量,既要有勇气又要有创新的智慧。双街镇属于城乡结合部,摊点多,监管工作不能简单取缔罚款了之,要疏、堵、扶相结合,抓难点,啃骨头,在一线解决问题,让百姓放心消费。”北辰区市场监管局局长胡志国说。 清晨,记者在天津双街镇龙顺道路边看到,一个个早点摊被人群簇拥着,生意红火,而在每个摊位小推车的显著位置都挂着 “食品摊贩备案登记证”的牌子,上面经营者姓名照片、经营地址、食品安全规章、监管人员和举报电话一览无余。
“没这个牌子在这里就不能摆摊。”卖煎饼果子的一位摊主说。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天津市出台有关规定前,该区市场监管局就已经先行一步实施了 “三小”经营者备案登记经营,接受社会监督。全镇几十家小摊贩由过去散兵游勇,全部纳入监管体系,经营环境、经营场所、健康资质、人员着装、备案登记、食品原料等都被监管,一些不符合条件的被劝退经营。 小摊贩散杂,要管理到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记者了解到,光是备案登记弄清底数就用了几个月,该区市场监管局、双街镇政府发挥镇街一体化优势,联合行动,错时检查,埋头苦干。有的牛肉面馆摊主,连字都不会写,监管人员不仅要帮他们填表,后期还要帮他们登记原料台账。北辰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沙杰介绍说,过去让小摊贩提供健康证 很难,许多人用各种理由作托词。为了保证体检全覆盖,该局请医院派医生来到双街镇现场查体,一次就对240多个餐饮经营者进行了体检。 “你这油得勤换,我们要带回去检测的,还有油锅周围要刷干净,不然消费者该投诉你了。”双街镇政府食安办主任刘学金对一个卖油条的摊主一边说着,一边让检测人员提取了炸锅里油的样本。摊主告诉记者:“过去摆摊特别怕看见大壳帽,不是罚钱就是取缔,现在执法人员对我们态度特别好,教给我们怎么做,有问题我也积极改。” 抓关键 把看不见的亮出来 近年来,餐饮界普遍推广明厨亮灶工作。北辰区监管部门认为,食品是七分原料、三分工艺,餐馆只是亮了后厨卫生还不够,还要亮食材,追根溯源,把好食品安全关,让监管部门和老百姓都心明眼亮。他们首个在全国街镇一级推行餐馆亮食材,采取了三大措施,即餐馆食材上账、建检测室检测全覆盖、公开检测结果。 在双街镇的繁华中心地段,一个挂着“双街餐饮食品安全示范镇快检室”牌子的门面十分醒目。来到室内,记者看到,早晨跟随检测人员到几家餐馆提取的蔬菜、肉及早点摊油、面的样品,被工作人员进行前期处理后用分析仪进行分析。早点摊的油滴入试剂卡然后插入分析仪,几十秒钟就显示出酸价和过氧化值,该样品显示为合格。 双街镇市场监管所所长张学义说,为保障食品安全,镇政府投资了几十万元建立了这个快检室,重点对蔬菜农残、瘦肉精、水产药残、面粉增白、食用油质量等几大类食材开展检测,全镇大小餐馆每月抽检一遍。
临近中午,在双喜天源饭店等多家餐馆,“明厨亮灶+亮食材”的大屏幕成为一道风景线,一些消费者从监控画面上直观后厨影像,触屏点击“食材溯源”按钮后,餐馆各种食材的进货渠道、时间都显示得一清二楚。餐馆亮食材全国鲜见。双喜天源饭店经理左梦萍说,亮食材工作,亮出来我们的责任,亮出来了顾客的消费信心。 据介绍,双街镇148家餐饮企业目前已安装了125块这样的亮灶亮食材共享终端,并与该镇市场监管所的监管平台接轨。记者看到,监管人员在办公室8平方米的大屏幕上可以随时监控各餐饮单位的后厨、食材、票据、人员健康证等情况。双街镇市场监管所所长张学义说,餐饮亮食材索证索票工作虽难,但已逐步推开,初见成效。 出实招 把工作难点解决好 双街镇上的餐馆多为中小规模,许多餐馆经营者告诉记者,过去散、乱、差的局面他们自己也不愿意看到,怕罚款,但又真不知道怎么解决。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食品安全治理的文件、办法出台了不少,而“三小”不同于食品工厂,是一个五花八门、人员文化水平低、经营场地各异的业态,浮在上面的行政监管,很难解决一线的实际问题。 监管下一线、建模式,帮扶餐馆食品安全上水平。今年以来,北辰区创新监管工作思维,在天津市市场监管委的帮助下,奋战了几个月时间创建了企业餐饮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和实施细则,深入餐馆一线手把手帮助开展食安管理工作。 在双环酒楼餐厅,经理张粉自豪地拿出了该区监管部门免费帮助店里建立的档案,有“餐饮经营单位采购与进货验收台账”“餐饮单位工具清洗消毒记录台账”等7本台账,封皮用不同颜色区分。记者翻开台账,各种进货票据均附在上面,连供货商的各种资质复印件也在其中,一目了然。 “现在监管部门帮助我们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既提高了食品安全的水平,也给我们工作带来了便利。”采访中,张粉及多家餐馆的老板言语间流露出对监管部门的感激。 在双街镇多个小餐饮店的后厨,有图有标示的食品卫生管理“十个特征性指标”正在推广实施。记者看到一张张图片贴在菜墩、冰箱、菜架、仓库乃至脚踏式污物桶等各个位置,图中的标示和摆放方法就是标准,比如冷荤操作间人员需穿一次性鞋套、洗菜与未洗菜需分置不同颜色盒箱等各环节都在图示中有说明,简单易懂,只需按图作业,就可解决问题。 这套“有图有真相”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的主要设计者和推广者之一、天津市市场监管委稽查总队处长陈建军说:“各级监督部门和企业经营者都不是‘猫鼠关系’,我们应该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帮助中小餐馆尽快掌握要领,确保安全。” 记者采访了解到,该区帮扶工作全方位开展。仅半年时间就先后对“三小”人员组织了几十次培训;免费为餐馆提供管理台账、制度标牌、个人用品。还将辖区内148家餐馆根据地域划成7个片组,设定片组长,监管人员与片组定期开会,交流情况,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本报记者 王光怀 文/摄 |
上一篇: 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现代农药产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