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7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举办的食品安全周宣传活动会上,市食安办为福建立兴食品有限公司、漳浦县达川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福建紫山集团有限公司、漳州市同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福建省福龙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丹夫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食品企业颁发“金砖(厦门)会晤食材供应企业”荣誉牌匾,肯定了这些食品企业在去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食材供应方面所作出的贡献,鼓励企业继续发扬“金砖品质”制造精神,树立行业标杆引领,推动漳州食品工业高品质发展。
漳州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美称,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全国重要的水果、蔬菜、食用菌集散中心,福建最大的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基地,对台农业合作引进基地和出口创汇农业基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孕育了食品工业发展的良好基础。自2011年底创建“中国食品名城”以来,漳州市着力实施食品工业产业提升工程,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系列扶持和鼓励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如《关于加速工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支持食品产业做大做强八条措施的通知》,有效地推动漳州食品工业向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目前,漳州食品工业已形成以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为主导的食品产业格局,主要产品涵盖16个大类、40多个小类的食品产业体系。从入选“食材供应企业”的产品类别上看,福建立兴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是采用冻干技术的蔬菜粉,达川食品是纯果汁饮料,紫山集团和同发食品主要是水果罐头(黄桃、菠萝、荔枝等)、蘑菇罐头、清水笋、甜点(冰糖银耳),福龙食品入选的产品是冷冻蔬菜(青豆、玉米粒、胡萝卜丁等),丹夫集团则是提供了风靡殴亚多年的华夫饼。多样化的食品种类,为入选“供会食材”创造了有利条件。
金砖(厦门)会晤是我国主办的一场重要外交活动,对供会食品的甄选是万里挑一。多家漳州食品企业产品入选“供会食材”离不开食药监局的长期质量监管以及对企业服务体系提升的帮扶。
近年来,漳州市食药监局严格执行“放管服”改革要求,在监管体系建设上不断创新。首先,该局在全省率先完成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评定,将低、较低风险食品生产许可审批权限下放给龙海市和漳浦县,既方便日常的监管又明确责任追究。其次,把全市食品生产企业纳入预包装“一品一码”食品追溯系统进行管理,小作坊监管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三是完善责任追究机制。通过严格许可审批、强化监督检查、落实召回管理、开展责任约谈等措施,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采取“双随机”抽查和“四不两直”飞行检查方式,督促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多种监管方式的实施,有效提高了该市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在企业服务体系方面,该局开通咨询热线电话,及时为食品企业排忧解难;局长方建平多次带领相关专业科室人员深入“供会食品”候选企业开展专项指导,督促企业严格按照“金砖供会食材”的各项要求和准入原则生产,开展创“金砖品质”专项活动。“供会食材”企业甄选也是对漳州食品行业的一次“大检阅”,提升了漳州食品工业发展水平。
铸就“金砖品质”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而是企业长期以来坚持“外树形象,内修品质”的结果。
作为本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食材供应企业之一的福建立兴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食品加工行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首批通过“三同”认证的企业,在国内食品加工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其主要产品有:真空冷冻干燥水果,蔬菜、速食汤料,酸奶溶豆、速溶茶及其他植物提取物。立兴食品之所以能被选上“食材供应企业”,还在于这家公司注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引进各类先进管理体系,其中包括HACCP、BRC全球食品标准,公司还通过了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卫生注册认证,并取得AA级信用等级。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建立从原料到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从源头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紫山集团历来重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先后通过了ISO9002、HACCP、美国FDA认证、欧洲BRC(全球食品技术标准)和IFS(国际食品标准)等认证。集团还主导和参与了《芦笋罐头》《贝类罐头》《鱼类罐头》等六项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订和修订。丹夫集团则是一家休闲食品企业,拥有从欧洲引入的全自动华夫饼生产线,生产环节严格按照全球统一标准执行,其生产技术水平、工艺流程和卫生作业标准居于行业前列。
“金砖品质”不仅仅是企业质量过硬的象征,更是各部门通力协作、不懈努力的结果。漳州食品人正以铸“金砖品质”的精神,着力实施品牌与质量双提升战略,推动漳州食品工业向高品质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