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费上涨骑手收入却未见增加 外卖红利究竟流向哪里? |
时间:2018-07-18 来源:管理员 |
如今,叫外卖已经成为很多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无论是三餐还是夜宵,只要打开手机App点上一单,身穿骑士服的外卖小哥就会把餐食送到我们跟前。然而,最近有不少网友吐槽外卖配送费涨价了。有些城市由原来的2—3元涨到了4—10元不等,部分超距配送的费用甚至高达15元。这让不少人高呼“吃不起了”。 “叫一份18元的炒饭,配送费就占了6元,折扣和补贴都不如以前了。”在北京海淀上地某耗材公司上班的周先生说,现在感觉都快点不起午餐了。“估计送外卖的挣得都不比我们低了吧。”周先生说道。离不开外卖的人们,从外面看这个圈子总是充满好奇。那么,外卖涨价是否令送餐员的收入大幅增加?现实中外卖小哥的生存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躲不开的扣罚 “每单就提几块钱,现在做六休一,我一天送40单就差不多了。干这行每月拿六七千是有的,再多就要玩命跑了。”骑手小唐苦笑说。 实际上,已经30出头的小唐对于这两年在北京送外卖已经心生摇摆。虽说比在老家打工挣得多,但是越来越严的惩罚制度、与订餐顾客经常发生的不愉快、发生投诉后的两头受气等,都让他萌生退意。“老婆孩子都不在身边,再抗一年看看,不行还是回老家做点别的去了。” 骑手小唐是数万名穿梭于北京街头巷尾的送餐大军的缩影。他们撑起了北京市每天超过180万单的网络订餐单量以及上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额。伴随他们的,既有每天遭遇的悲喜哀乐,也有独在异乡的沉重压力以及对收入增加的渴望。 “就布吉这一带,晚上经常只接到20来单。”深圳外卖小哥张梁透露,以一单配送费4元的外卖为例,他拿到手一般是3.8元。如果一个晚上只接这些订单,收入也就是80元左右。只有每天满跑状态,才会拿到250—300元。 每个月做足30天,薪资收入会有8000—9000元,但在这个生活成本、物价居高不下的城市,他的生活依旧是捉襟见肘。而且,想要顺利拿到这个收入,还需要些许“运气”。 “如果不被投诉,那收入真的可观,可惜不可能。一直“驻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的外卖小哥常峰(化名)介绍说,光是上个月,他就吃了三单“四星”评价。根据部分平台规定,“四星”评价是要扣配送费的。如果遭遇用户投诉,那么要扣得就更多,严重的时候,甚至还会面临高额的处罚。他表示,最严重的一个月曾接到过两单用户投诉,在对方不愿意协商撤销的前提下,被平台处罚了近千元。 不仅是一线城市,来自成都的外卖小哥吴先生也表示近来压力很大。骑手的收入虽不低,但全都是靠时间和速度抢出来的。在当地,月入上万的外卖小哥基本上需要从早上十点开始,一直接单跑单至凌晨两点钟,并且风雨无阻,每天都要出勤。 “就像成都这两天的大暴雨,兼职骑手可以不送,但我们专职骑手还是得接单,甚至加班加点送餐,不然没有收入。”他介绍说,虽然骑手的工作是多劳多得,但面对行业竞争大、用户不理解等因素,他们的生存现状越发艰难。 配送费涨了,但骑手的收入却不见得提高多少,反而还引起了不少用户的不满,又将这种情绪宣泄到各种投诉上,这让不少外卖小哥头疼不已。然而,想要获得较为可观的收入,骑手们要付出的,往往不止是时间和劳力,甚至还要拿生命与每单几块钱的外卖费“赛跑”。 铤而走险赶时效 在深圳拥堵的深南大道一侧,一名外卖骑手正在苦苦哀求交警。这位吴姓骑手介绍说,因为外卖配送的时效快到了,所以他便铤而走险,骑着电动自行车闯了红灯,却没料到被正在执勤的交警一把抓个正着。加上小吴用于配送外卖的电动自行车,属于三无超标产品,不符合上路要求,因此还要接受扣车的处罚。这对于他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 “过去这三个月,已经被扣了两次车了,我们也没办法。”他无奈表示,深圳禁摩禁超标电动车,但这却是外卖小哥们赖以生存的交通工具。为了在时效内完成配送,骑手往往会违反交通规则,闯红灯、逆行司空见惯,甚至有人在配送外卖的过程中,与汽车抢道发生意外而伤重住院。 加上各地都在加大外卖配送员交通违规的处罚力度,这让不少外卖骑手都直呼生存困难。毕竟对于大部分骑手而言,不违反交规意味着会超过配送时效,违反交规则是拿命在与配送时效做赌注。 “如果遇上交通阻塞、道路严查、极端天气,那基本上就要被用户投诉了。”正在焦急等待着上行电梯的外卖小哥张翔(化名)说到,现在平台对配送的时效管得很严,超过十分钟就要扣钱,但影响外卖时效的因素还有很多。 缺乏职业技能转行难 在三线城市的老家送了几个月外卖之后,骑手张先生不得不回到深圳,他说,相比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叫外卖的需求巨大,而且配送费用可观。因为这份工作实在太累,他也曾想过转行从事别的行当。但最终却都失败了,继续回代理点当外卖骑手。张先生介绍,外卖行业很难积累下有用的行业资源或技能经验。在跑了许多年外卖之后,他发现没有任何经验收获,反倒将本身的职业技能忘了个精光。 曾是一名外卖骑手的小许从一家3B院校毕业之后,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成为一名外卖骑手,心想着过度一番再另寻发展出路。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做就是两年。当他想转行从事其他职业时,却发现除了配送外卖的经历之外,简历上根本写不出任何具有竞争力的实践技能。 “结果就从外卖小哥变成了现在的快递小哥。”小许无奈地说,外卖从业者数量虽庞大,但可以让他们转行、跳槽的对口行业、岗位并不多。大多都只能做快递员、流水线厂工甚至保安等劳力性质的工作。 当前,在“懒人经济”推动下的外卖行业,前景形势一片大好,但外卖小哥的生存环境却没有因此有太大改观,反倒是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平台、监管严规之下,收益被不断压缩。再加上平台不断提高佣金比例之后,不少餐饮商家尝试不依靠骑手配送外卖,以弥补被抽佣后的损失,更让外卖小哥们失去了大量抢单接单的机会。 或许,国内外卖平台不断增加的竞争态势,会让这个行当变得更加艰辛,也会让新旧交替、人员流动的频次更快。相关数据显示,最高峰时全国各平台(自营加外包)的送餐员曾近百万人次,这样一个群体,势必会在各个方面影响到餐饮行业、外卖市场以及社会治安、交通管理的发展。多听听他们的声音,多看看他们的遭遇,多分析他们对整个社会治理方面的影响,无疑将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
上一篇: 杨晓琴在线出席第三届全国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江西省预选赛闭幕式并讲话 下一篇: 调味品 安全底线上筑健康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