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食物浪费 全球食业巨头将统一“保质期”标签 |
时间:2017-10-16 来源:管理员 |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每天在日常消费品上都能看到很多种日期标签,类似于“此日期前食用”“此日期前出售”“最后使用日期”。
而这些充满疑惑的表达带来了巨大的食物浪费,根据全球消费品论坛(ConsumerGoodsForum)的数据,全球每年会浪费13亿吨的食物,英国家庭一年在儿童食品上的浪费金额平均为700英镑,在美国这个数字是1500美元。另外,美国每年因搞不懂食品包装上五花八门的日期标签而丢弃可食用食品带来的浪费总额达到290亿美元。 日前,全球消费品论坛所代表的世界上70个国家的400家大型食品和饮料公司,宣布要在2020年之前将日期标签标准化,做出这一承诺的公司包括乐购、家乐氏、沃尔玛、金宝汤、雀巢、家乐福、联合利华等。 具体来说,每种商品上一次只贴一种日期标签,在易腐商品上就写一个截止日期,比如“此日期前食用”,而在不易腐烂的商品上就用一个食品质量指标,可能为“最佳食用期”,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标签的措辞方式会有所区别。 根据全球消费品论坛的管理总监的说法,简化并使用统一的日期标注能帮助公司到2025年之前减少一半的食物浪费。 除了在标准化日期标签上达成共识,全球消费品论坛的几百家大食品公司们还将和更多非营利组织以及政府机构合作开展教育活动,帮助消费者正确理解统一后的日期标签。 在此之前很多食品制造商为了避免消费者食用变质食品而产生法律纠纷,在标注“最佳食用期”时都会故意缩短时长,而谨慎的消费者一旦看见食品过了“最佳食用期”就会丢掉,但其实这并不意味着超过了这个日期就不能吃,所以造成了大量食物浪费,德国为此采取过一招——除了生鲜食品外,食品都不贴保质期。 德国食品与农业部部长施密特给了另外一个方案,推广食品的智能化包装,采用有颜色变化的标签或对温度敏感的芯片来显示食品的新鲜程度,不过目前这项技术还在实验阶段。 目前在中国探讨食物日期标签时,大部分的话题都集中在食品安全上,而不是食物浪费。尽管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规定了厂家要清晰标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但在现实情况中,有的超市生鲜食品生产商还会用包装日期来混淆生产日期,有的标注日期比较随意,让消费者不得不瞪大眼睛仔细寻找。 |
上一篇: 杨晓琴在线出席第三届全国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江西省预选赛闭幕式并讲话 下一篇: FFC第八届 功能性食品产业发展大会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