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便利店迎“风口”,鲜食能否一起“飞”? |
时间:2017-10-13 来源:管理员 |
业内分析认为,提升用户体验,解决售卖难题,鲜食品类潜力可观
9月28日,缤果盒子在京举办发布会,正式发布“小范 FAN AI”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其新版无人零售解决方案融合了图像识别、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 此前,商务部发布第二季度《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提到最近方兴未艾、诸如缤果盒子的无人便利店时指出,新的技术应用与运营思路,对于便利店行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无人便利店作为一种新型零售模式,不仅引发了消费者的好奇心,也获得了资本的热捧。那么,传统便利店的“盈利王”——鲜食,能否乘上这股东风? 【现象】 无人便利店攀“风口” 随着智能科技应用日趋成熟,零售业“无人化”概念在全球升温,“无人化”技术逐渐步入广泛商用阶段。作为移动互联网大国,中国零售行业自然也在积极探索这一崭新技术。 从去年12月亚马逊打响“第一枪”以来,无人便利店的星星之火便以燎原之势扩散开来。不久前,阿里的无人超市“淘咖啡”(TAOCAFE)正式落户杭州。与此同时,便利蜂、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等无人便利店都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了出来。 有观点认为,这些无人便利店可以“消灭收银员、消灭导购员、消灭服务员”,是零售史上的一场重要革命。不少人为此感到兴奋,认为无人便利店可能成为继共享单车之后的下一个创业“风口”。 紧随其后,资本市场也开始躁动起来。6月份,创新工场宣布完成对F5未来商店的3000万元A+轮融资。仅仅两天之后,缤果盒子也宣布完成A轮融资,金额超过1亿元。 无人便利店火起来的背后,有哪些因素做支撑?上海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分析称:“中国的互联网进入到所谓的下半场,也就是从纯粹线上进入到线上线下融合的‘互联网+’阶段。现在中国网民数量全球第一,移动支付普及率也很高,再加上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这些都成为无人便利店攀上‘风口’的前提条件。” 此外,财经评论员魏武挥说:“与传统便利店相比,无人便利店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人力成本的降低。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传统便利店的人力成本很高,包括工资、奖金、福利等,如果能把这部分成本砍掉,可能利润空间就出现了,这是可以直接看到的好处。从长远来看,它可以获得更多的零售数据,因为所有的交易都是通过数字化方式完成的,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获取这些数据有助其提升竞争力。” 【分析】 无人≠完全便利,成本此消彼长 有业内人士分析,无人便利店是电商巨头在线上流量吃紧后,借用技术入局线下实体店的一种方式。但无人便利店的存在,“无人”究竟是盔甲还是软肋?“无人”跟便利化的体验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冲突? 李易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有服务人员可以进行咨询,在支付时就有更多选择,可以给现金、刷卡或者移动支付,这其实都是有人在帮助消费者。目前中国的无人便利店还很难做到‘拿了东西就走’,所以这实际上演变为自助消费、自助支付的形式。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在价格上没有足够的诱惑,无人便利店的吸引力可能就不会像刚推出时那样强了。” 另一方面,虽然无人便利店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了客户拿货后自助结账,从而省去了收银员,但营销、补货、整理货架、清洁等工作仍然需要人工操作。无人便利店的空间较小,每种货品的摆放量有限,因而需要及时补货,还有仓储、电力、机器定期维护等运营成本。 同时,无人便利店还增加了开店成本,包括研发和部署后台支持技术的成本、为技术升级而购置硬件设备的成本,而使用RFID技术的无人便利店,还需要承担芯片硬件成本和贴在商品上的人力成本。 也就是说,无人便利店虽然减少了一部分人力成本,但前期投入、后期运营和维护的成本并没有减少。 【前景】 提升用户体验,无人零售技术升级是方向 无人便利店风头正劲,但不乏有不看好无人便利电商业模式的人,尤其是面临着7-11这种成熟的便利店,以及近期无人货架的横空入局。 而且,无人便利店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此前,上海首家无人便利店仅上线几天,就因为高温天气不得不暂停营业。 除了这种技术性问题,未来无人便利店想要大规模复制和推广,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其发展前景如何? 魏武挥认为,无人便利店没有店员值守,很难保证用户体验。由于很多商品需要去讲解、去体验,这种功能做不到,它就变成了一个“线下提货点”,这对于很多城市来说必要性并不强。 风头过后,无人便利店拿什么留住消费者,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问题。 有消费者称:“感觉人脸识别的可能性不会太高,由机器人代替人类成为店员的可能性会更高。”也有消费者表示:“可以参考共享单车,跟信用体系挂钩。如果查到你以前有信用问题,比如有订单未完成,计入征信,可以提高威慑力,这样大家会更守规矩。”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无人便利店作为一种补充型零售业态,会在一定程度上侵蚀掉部分传统便利店尤其是夫妻店的蛋糕,但是远远谈不上颠覆,然而无人零售的相关技术的升级落地,却是一个大的方向。 现有的所谓无人便利店,相较于传统便利店,只做了前段的技术升级,但是对于零售的核心——供应链的升级改造基本上是几乎没有涉及的。 【影响】 解决售卖难题,鲜食品类潜力大 目前,鲜食快餐仍是传统便利店最主要的盈利点和特色。由于鲜食无法被电商取代,它关系到一家便利店约40%的生意。近年来,各大便利店品牌纷纷提升其占比,从最初的10%,调整到了30%,甚至50%,与此同时翻倍增设堂食座位。 举个例子,做得最好的三大日本品牌——全家、罗森、7-11,它们有便当、蔬菜沙拉、水果、关东煮、包子、油炸食品、咖啡、冰淇淋等,其中,单单主食的选择就有米饭、面、寿司、三明治、水饺、馄饨、披萨等20余种。 可以说提起7-11、罗森等日系便利店,其最大的特色来自于各种鲜食与自有品牌商品,这二者也成为日系便利店形成差异化竞争的利器,更是利润的重要来源。以7-11为例,在中国市场,其鲜食与日配商品的销售占比达61.6%,毛利占比达60.4%。 从全家、7-11、罗森三大外资便利店的统计数据看,60%至70%的进店消费者会购买鲜食产品。包括寿司、饭团、糕点、关东煮在内的鲜食类产品是每日消费品,在便利店中有较高的购买频次。而且顾客习惯买一份便当顺便带一瓶饮料或一包零食,这种“并买”消费行为也拉动了销售。通常情况下,只占店内所有SKU一成到三成的鲜食品类,却可以带来40%的销售额。 然而,从无人便利店的主营商品来看,当下还是以饮料、零食、日用品、生鲜为主,缺少传统便利店的熟食、现煮咖啡等毛利更高的产品。 作为“新物种”,无人便利店更多的将是从传统夫妻店手里抢生意,对于日系便利店的冲击不大,很大原因是日系便利店的鲜食部分占据了30%~40%的销售额。 虽然有F5未来商店这类项目通过机械臂组合解决鲜食销售的问题,但这也对项目的扩张提出了新的难题。 不过,无人便利店的鲜食销售潜力可观。在F5未来商店,在“吃”的版块,例如四海鱼蛋、波波肠、饺子、鱼豆腐、车仔面等都有不错的销量。(综合) 案例 缤果盒子发布AI解决方案,已在22个城市开158家店 风口上的无人便利店,除了新奇好玩,还剩下什么? 缤果盒子创始人兼CEO陈子林认为,无人便利店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更加高效的零售方式。 效率比炫酷重要,价格相较低5% 用户的时间越来越贵,去一趟大型商超,花在路程和排队结账上的时间,加起来可能有小半天;而因为流量不够,小型便利店在离用户最近的小区里很难存活下去。 “在300—2000元日销售额这个区间,以前没有一个广泛存在的零售业态可以存活”,陈子林谈到,“夫妻便利店是在2000—3000元这个日销售区间,低于2000他们要会亏损,因为他们有房租、水电等刚性的成本要承担,而3000元以上是连锁便利店还有商超,自动售货机其实在0—100这个日销售区间,一个缤果盒子的日销售额是在300—2000元之间。” 目前,在缤果盒子15平左右的空间里,在售的SKU大概为800个。因为商品的销售情况会经系统统计,一段时间后,一个盒子里的在售商品,能与其所在小区用户的需求足够匹配。因为盒子的选址以小区为主,所以离用户足够近,让用户的时间成本很低。 陈子林告诉记者,一个缤果盒子的日销售额到300元的时候就可以做到盈亏平衡,到2000元的时候可以5个月回本。 缤果盒子通过前端的无人化把消费者的时间,看店的时间化零为整。消费者把商品放到收银台到完成扫码结账,整个过程平均耗时不到11.3秒;而另一方面,4个人运营团队可以管理40个缤果盒子,预计未来将会实现1个人1个工作日完成20个盒子的补货量。 因为24小时都可以营业,所以更长的营业时间、高度匹配的SKU能让无人便利店在坪效上不落下风。而盒子在节能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应对策略。 在晚上,盒子会打开迎宾灯。晚上10点后,盒子的主灯箱就会变成50%的亮度。这时候如果有消费者走到盒子门口,盒子感应到有人要来了,就会打开迎宾灯,店内的灯光调到50%,告诉用户,盒子知道你来了,准备迎接你。如果有顾客进店,灯光就会调到百分之百。一旦消费者离开,五分钟之内没有人靠近,盒子又会回到50%亮度的模式。 管理效率的提升,以及能耗的控制,让缤果盒子能够对成本进行一定控制。目前,缤果盒子的定价策略是,比品牌连锁便利店便宜5%左右。 让人工智能来帮忙看店 近日,缤果盒子发布了“小范FAN AI”无人零售解决方案,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图像识别技术融入到无人零售当中,从而让数据采集更加准确,商品管理有序智能,促销精准高效。 在“小范FAN AI”无人零售解决方案当中,图像识别技术取代了此前广泛使用的RFID电子标签,可以节省商品贴标签的人工和成本,并且改造成本极低。缤果盒子的新收银台通过图像识别、超声波、传感器等多重交叉验证准确率超过99%。据介绍,图像识别技术研发历经一年时间,结合了机器学习、图像深度、传感器等技术。 除了收银台全面升级以外,货架也被缤果盒子打造为智能数据收集中心。缤果盒子新发布的“动态货架”通过摄像头可以捕捉货架上的所有信息,收集到比人工统计更真实的用户全流程高纯度数据,包括面部数据、视觉数据、动作数据等,从而为后台做判断提供最前端的资料;同时动态货架上还有专用的显示设备,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修改商品价格、针对个人的促销信息。 通过前面的动态货架和图像识别结算,可以收集到精确、实时、准确的用户行为数据,这时候就需要后台系统来提供高效的统筹和输出供人做决策。“小范FAN AI”的后端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通过后台智能盘库系统可以快速了解产品的销售、库存情况。系统会通过供应链信息和销售数据给出采购、促销不同的销售策略,同时会结合先进的防盗追偿系统保证每个盒子的正常运营。 截止9月28日,缤果盒子全国落地158家店,进驻22个城市,其中有近一半是最近半个月落地的。小范FAN AI系统将会在新版盒子当中应用,其中动态货架、图像识别将会在今年年内正式商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