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绿色食品城发展成效用数据说话 |
时间:2017-09-26 来源:管理员 |
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食品工业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食品工业转型升级,实现烟台市食品工业总量持续、稳定增长,在品牌建设、科技引领,外贸出口,资本运作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食品工业发展之路。
2016年烟台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133.31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利税215.68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利润169.76亿元,同比增长3.0%。烟台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全国、全省食品工业的1.91%和12.03%;实现利润分别占全国、全省食品工业的2.27%和16.57%。 据烟台市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陈守生介绍,2017年烟台市食品工业运行继续保持增长态势,1—7月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30.55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利润99.84亿元,同比增长5.3%。 品牌建设成效显 科技实现新突破 陈守生介绍,2016年以来,烟台市食品工业进一步加大品牌建设的步伐。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品牌建设的经验,获得各界的肯定。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在第六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评选中获奖。目前,烟台市食品行业拥有省长质量奖3个,居该市各行业首位。据了解,在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6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中,“烟台葡萄酒”以品牌强度849、品牌价值905.06亿元,位居区域品牌酒水饮料地理标志产品组第二名;“烟台苹果”以品牌强度912、品牌价值476.60亿元,位居区域品牌初级农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第三名。在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的“2016最具影响力水产企业品牌”中,“东方海洋”“京鲁远洋”榜上有名。山东省首批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中,龙大牌低温肉制品、鲜冻分割猪肉、粉丝,鲁花牌花生油等11个企业产品品牌名列其中,占全部品牌的11%。 在记者问及烟台食业在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战略、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推动食品工业转型升级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时,陈守生欣喜地说,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攻关的“中国葡萄酒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至此,全市食品行业有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外贸出口稳增长 资本运作开新篇 去年以来,烟台市食品工业面对连续两年出口负增长的不利局面,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外贸出口实现稳步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食品工业外贸进出口额54.24亿美元,同比增长0.18%。其中,出口额31.50亿美元,同比增长5.83%,在出口重点产品中,水海产品及制品出口额14.15亿美元,同比增长5.8%,占全市食品出口额的44.92%;干鲜水果及坚果及制品出口额5.84亿美元,同比增长16.9%,占全市食品出口额的18.54%;蔬菜及制品出口额3.85亿美元,同比增长16.9%,占全市食品出口额12.22%;肉食品及制品出口额1.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占全市食品出口额的4.63%;果蔬汁出口额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4.4%;粉丝出口额0.96亿美元,同比增长2.02%。截至2016年,山东省进出口百强企业榜单中,益海(烟台)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和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进入榜单分列64位和93位。在烟台市100户出口重点企业中,食品行业有20家企业名列榜单,2016年20家食品出口重点企业出口额9.88亿美元,占全市食品出口额的31.38%。 2016年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主板上市,发行股票5020万股;山东健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烟台鲁顺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截止到2016年底,烟台市食品行业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2家,13只股票,8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烟台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周洪江表示,近5年来,烟台市食品工业砥砺前行,成效明显,目前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产品56个,建成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绿色农业示范区120多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20个,农业标准化基地面积达到480多万亩。2009年烟台荣获全国首个地级市“中国绿色食品城”称号,今年6月,烟台市被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命名为第一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